朗诵>朗诵美文素材>风土篇>平遥古韵

平遥古韵

作者: 李洁阅读次数:3559

  平遥的美,在于它的古韵。一个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能保存到现在,而且那么完整,真是一个奇迹。

  平遥位于山西中部,与四川阆(làng)中、云南丽江、安徽歙(Shè)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远远望去,古城高大、巍峨,气势不凡。城墙高12米,全部青砖砌成,共有六个城门,外形像一只在水前嬉戏的神龟,所以平遥又被称为“龟城”;东西城门还筑有瓮(wèng)城——便于从各个角度打击来犯的敌人。此外还有3000个垛(duǒ)口,72座敌楼,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城墙外一条深广各4米的护城河环绕,如果在古代,收起吊桥,严阵以待,那当真是固若金汤,万夫莫开。

  当然,现在城墙就不是用来防御来犯敌人的了,这里现在是游人的天下。城墙下,门洞中,城墙上,到处是游人,摩肩接踵(zhǒng),人头攒(cuán)动。导游在这里用最大的声音讲解着,游人们则四处拍照——这里是登高俯瞰(kàn )全城的绝佳去处,可以拍摄到平遥古城街道纵横,屋宇相连的画面。

  平遥古城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yóu yán)巷构成,街道、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古老的风貌,走在这里,仿佛走在明清一个热闹的城市里,时间在这里静止,而我们是闯入古人生活的现代人。

  这里有保存完整的古县衙(yá)。县衙位于平遥古城的中轴(zhóu)线上,坐北朝南,左翼(yì)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抬头看,“平遥县衙”的匾额高悬其上,黑底金字刚劲古朴,仔细一看,为前总理朱镕基所题。

  进入衙门,首先见到的便是两厢的赋(fù)役(yì)房,这是县衙收取赋役钱粮的办事处。穿过仪门,便是县太爷升堂审案的大堂。这里庭院宽敞,月台高耸。大堂的屏风上绘着我们熟悉的山水朝阳图,上面高挂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那案上的惊堂木和用于发号施令的签筒,那写着“肃静”的大红仪仗牌,还有四周衙役手拄的水火棍,让我们仿佛看到“威武——”声中县太爷升堂时的堂威——县令官职虽小,却关系一方百姓的平安。仔细看那大堂前的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不由会心点头。

  穿过大堂左侧的门廊,走过一道道仪门,便进入关押犯人的牢狱重地。在四围的高墙之中,充满着阴森恐怖的气氛。透过门上的小窗,我们看到了关押普通囚犯了“标间”,一张破炕,一堆稻草,一件囚衣,别无他物;还看到了关押死刑犯的重号,阴暗吓人,墙壁厚得可怕,据导游讲,墙中全部是沙子,如果犯人企图挖掘通道逃跑,也只会被流沙掩埋,葬身牢底。

  牢狱两旁的厢房有古代刑具展览,各种酷刑不一而足。置身这样的环境,似乎能看到犯人受刑时惨烈的场景,听到他们凄厉的长号,不由感到阴风阵阵,冷风凄凄,令人不寒而栗。走出这里,看到外面的蓝天,像从一个噩梦中醒来。再来看仪门外一副对联:“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  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别有一番感触。

  平遥的南大街是最为繁华的一条大街,这里店铺林立,百年老字号比比皆是。这些历经风雨的明清建筑,虽然已经有些门漆剥落,容颜沧桑,但依然可以看出曾经的轩昂和气派。这些店铺都有着高高的门脸和精美木雕,挂着红红的灯笼或长串元宝形的招牌,几乎全都人满为患,有着超级红火的生意。

  非常喜欢这里浓浓的民间气息:那当街而立、重檐歇顶的市楼,那古装电影般的街景,那出售冠云牛肉、山西大枣、核桃、汾(Fén)酒、名醋、推光漆器等土特产的店铺,庭院深深的客栈,经营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的小店,还有那可以小酌(zhuó)两杯的酒吧,都让大家流连忘返,兴味盎(àng)然。
这里的东西,很少那种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不说那些古色古香的字画、瓷器、钱币、古董,就是皮影、剪纸、布鞋、围巾、扇子等也都是手工精心制作而成。在这些店铺,我们可以看见专心在扇面上绘画的老先生,剪窗花的老太太,捶打、制作糕点的师傅,抛梭织围巾的漂亮女孩,他们可是这里的“焦点”人物,身边经常围着好奇的观光客,咔嚓咔嚓的拍照声和闪光灯响个不断,可他们呢,自顾自忙乎着手中的活,一副司空见惯的淡定表情。

  票号和镳(biāo)局是平遥的另一道风景。这里有全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它被称为中国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另外还有协同庆、百川通、宝丰隆、蔚太厚等当时实力雄厚的大票号。我们参观的是“协同庆”,七间黑漆门面的大门,进去以后的院落中有一个大大的水缸——山西少雨,所以几乎每个大院中都有这么一口大缸,既有聚财之意,又可防火;院中的下水口也挺有意思,都做成外圆内方的铜钱形状,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院落共五进,每一进都有不同的功能,有办理手续和提取现银的南北揽柜房,也有总账房和埠(bù )际账房,还有客户等候的房间,掌柜、经理和伙计办公、住宿的地方。进入票号,地下金库对每一个游客都充满诱惑力,我们也不例外,每个人花上三五十元不等的价格买上一个金元宝,然后下到地下金库去办理“业务”。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四方形的井口,通向下面的金库,导游告诉我们,这是用来提取银子的,我们现在的“提款机”就是根据它来命名的;还看到地下金库的通风口有一层密密的铁丝网,上面挂着铃铛,导游说是防盗用的,现在的“110”(摇摇铃)也是根据它来的。

  下到地下金库,徜徉在元宝的世界里,望着那一间间密室,一柜柜、一排排的金元宝、银元宝,感到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金山银海之中了。当然,怀着发财致富的良好愿望,免不了要摸摸那已经被游人摸得发亮的镇城之宝——神龙宝柱,还要花上一点钱,深入到密室里面,坐在元宝堆中,抱着满抱的元宝照一张相——这可是难得的拥有这么多元宝的时候!

  这条繁华的平遥南大街,曾经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在它鼎盛的时期,拥有22家票号总号,分号遍布全国68个城市和商埠(bù )重镇,分号总数达到367个,形成遍布全国的金融网络,成为“汇通天下”的主力军,而当时全国也就只有54家票号!难以想象,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不是在繁华的京城,也不是在富庶的江浙,而是在晋中这小小的县城,再联想到古城“迎薰(xūn)门”的石板路上那两道深深的车辙(zhé)印——导游讲,那就是当时拉银子的车辆所留下的痕迹,不难想象出当时这里吞吐着怎样巨大的财富,而那些通过“走西口”的拼搏而发家致富的晋商们在这里进行着怎样叱咤(chì zhà)风云的商业运作!

  虽然历史的风雨慢慢消退了晋商们数百年的辉煌,他们的身影也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渐行渐远,但活跃过他们身影的平遥古城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了,成为留给我们后人永久的财富。现在,当我们行走在它繁华热闹的街头,夹在来自天南地北、操着各种口音的背包客中间,或者漫步在它古老的青石巷,走在古朴依旧的民居中时,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正行走在《清明上河图》的长卷之中。据导游讲,为了更好地保护平遥古城,政府已准备迁走一半的古城人口,到时,所有的居民和游客都将穿上古人的服饰,使用古代的钱币,那时,平遥古城一定更加迷人,也一定更加古韵悠扬!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