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征战历程/基本总结

基本总结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这一时期的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同强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历史。

红六军团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产生的,是在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由赤卫队、游击队逐渐发展壮大组成的。在坚持湘赣革命根据地斗争这一历史时期内,即从一九二九年一月到一九三四年十月,它经历了赤卫队、游击队坚持根据地斗争阶段;湘东独立师和湘赣地区军民配合红一方面军反对国民党军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阶段;红八军成立,配合中央红军的进攻作战和反对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阶段;红六军团成立,配合中央红军反对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阶段;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从湘赣到黔东阶段的艰苦斗争。面对强大敌人,红六军团部队以小敌大,以弱敌强,英勇奋战,取得了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组成红六军团的各部队也由赤卫队、游击队发展为正规兵团,由湘东独立师成立时的八百余人,发展到红六军团西征开始时的九千余人。在这个时期内,红六军团部队经历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歼敌正规军和地方武装数万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六军团在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以前,主要活动在湘赣革命根据地(湘赣苏区),是这个根据地唯一的一支主力红军。湘赣革命根据地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处在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湘赣红军经常面对十倍以至十几倍于己的敌人。在战略上,敌人是进攻的,红军是防御的。战争形势是“围剿”与反“围剿”的长期反复。湘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十多个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一个重要战略区。它与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隔江相望,但由于赣江沿线敌人经常驻有重兵,两个根据地交通往来十分困难,湘赣革命根据地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战区。红六军团部队担负着保卫和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的艰巨任务。湘赣革命根据地处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翼侧,是它的西方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中央红军的历次反“围剿”和其他重要战役行动中,红六军团部队都担负着配合中央红军作战的重大任务,行动于一个辅助作战方向。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密切协同,息息相关。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取得胜利,进攻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敌人或迟或早会调整部署;湘赣红军作战给予敌人的打击愈大,能拖住更多的敌人,就更利于中央红军的作战。红六军团部队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建军和作战上,不仅能比较及时地得到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而且可以得到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红军总部的具体指示和帮助。同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苏区中央局的错误的军事路线和作战方针,对湘赣地区红军的斗争也要发生严重影响。湘赣红军作战的艰巨性就在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担负着保卫、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和配合中央红军作战的双重任务。这种对中央红军的作战既有战略上的配合,也有战役上的配合,与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既依存又独立,是这一时期湘赣革命根据地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

红六军团部队在这一时期内的建军和作战,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主要是:

一、及时地实行从游击军向正规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土地革命战争是一场持久而残酷的战争,红军只有战胜强大敌人,才能保存和发展自己,才能创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单有游击兵团和游击战争,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游击兵团必须发展为正规兵团,游击战必须发展为正规战,即必须从游击战提高到运动战。湘赣地区的游击队(包括完全脱产的赤卫队),是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主力红军扶植下发展起来的,主力红军离开湘赣边界后,适值全国军阀混战迭起,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抽不出更多力量对湘赣地区组织大规模进攻,湘赣边界地区各县、区赤卫队、游击队,这时主要作战对象为反动地主武装。在赤卫队、游击队积极活动下,根据地仍然保持着发展势头。在对敌斗争中赤卫队、游击队得到很大锻炼,战斗力有很大提高,数量也有很大发展。湘赣边界地区的赤卫队、游击队尽管有一部分先后同赣西和赣西南地区的地方武装一起,组建了属于红一方面军建制的红六军和红二十军,仍然保持有相当数量,而且继续得到发展,有的游击队已发展为游击支队或游击纵队,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有了现实可能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赤卫队、游击队这时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一九三○年秋,蒋介石取得对阎锡山、冯玉祥战争胜利后,便集中力量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湘赣地区周围敌人的正规军不断增加,进攻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湘赣地区组建正规兵团的任务便十分迫切了。湘东独立师成立,便是这种转变的开始。在地方武装广泛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斗争需要,以后发展为红八军,继而发展为红六军团。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实践证明,这个转变是正确的及时的,对湘赣地区的革命斗争是非常有利的。

在由实行游击战的游击部队转化为实行运动战或以运动战为主的正规部队的过程中,湘赣地区对赤卫队、游击队等地方武装不是采取绝对集中的办法,而是采取逐渐地和部分地集中的办法,使各县、区始终保持有充分力量继续发展游击战争,还注意采取首先协同行动然后实行合编,以及不破坏其建制、不更换其干部的办法,因而转变比较顺利,至于部队军事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正规兵团必须具备的战术技术和军事行政管理能力的提高,则主要依靠实战中的锻炼。湘东独立师组成后,就处在频繁的战斗中。红六军团部队通过对战役战斗的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辅之以战斗间隙的整训和开办红军学校对基层干部的培养等,部队军事素质日益增强,成为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部队。

二、依靠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群众战争的威力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群众的积极支援,有了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的群众,有了广泛存在的群众武装积极参战,红军虽弱小,仍能战胜强大敌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群众,经受过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战争的洗礼,觉悟很高,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个地区以后,便普遍地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了。红六军团就是从这种广泛存在的群众武装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根据地人民有着血肉联系。根据地人民对红六军团部队则是关怀爱护,无微不至,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总是竭尽全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支援红军。每遇敌人进攻,根据地人民除了为红军送情报、送粮食、抬担架,对敌人实行坚壁清野外,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和县、区地方武装积极对敌展开斗争,实行游击战,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主力红军也很重视发挥群众战争的威力,有计划地利用群众性的游击战,迷惑敌人,疲惫敌人,借以制造战机。对侵占根据地城镇的敌人,主力红军往往使用一部分力量,协同赤卫队游击队和其他地方武装,在广大群众密切配合下,不分昼夜地实行围困袭扰,使敌人日无宁日,夜不安枕,小部队不敢外出,大部队又找不到红军。红军主力则在群众掩护下从容地准备战斗,一旦发现敌人的失误和弱点,出现战机,就集中力量狠狠地予以打击。一九三一年九月侵占永新城的国民党军第四十三师一个旅弃城逃走,一九三二年一月侵占永新城的国民党军第十四师的撤退,三月侵占莲花城的国民党军第七十七师弃城逃走,都主要是红军实行群众战争,长期对敌围困的结果。一九三三年五月,侵占莲花的国民党军第六十三师,在根据地人民和群众武装的围困下,交通断绝,物资供应日益困难,不得不派出部队通过根据地去茶陵接运物资,因而给红军造成了有利战机,红八军先后在九渡冲和棠市两仗各取得歼敌千余人的重大胜利。

在无根据地条件下作战困难很多,更须重视群众的作用。红六军团西征,就是从有根据地条件下的作战转变为无根据地条件下的作战。红军是为全国人民的利益而战斗的武装集团,加以国民党统治区阶级矛盾尖锐,群众所受压迫很深,他们与红军心连心,红军是完全能够得到群众的帮助的。红六军团西征途中,每到一地,都抓紧时间做群众工作,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宗旨,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处处关心、爱护群众利益,将没收的土豪的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群众,模范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因而取得了沿途群众的支援。不少群众为红军当向导,腾房子,买粮食,传递信息,照顾伤病员。在侗、苗两族人民积极帮助下,红军在南嘉堡顺利渡过清水江。甘溪战斗后,红六军团主力转战在崇山峻岭中,不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带路,引导红军突围。红六军团西征取得胜利,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群众的支援是重要条件之一。

三、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实行运动战

经验证明,红军战胜敌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采取运动战,或者说主要是采取运动战。湘赣红军无论是在湘东独立师时期,还是在红八军或红六军团时期,都是在敌强我弱条件下作战。对于敌人的进攻,在根据地,红军首先避开其锋芒,让其深入,然后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发现敌人的弱点,造成敌人的过失,以求得战机;在敌占区,则更要善于避实击虚。红军由于技术贫弱,在总的兵力对比上处于很大劣势,必须集中兵力,求得在战役战斗上的优势,坚持以打运动中之敌和立足未稳之敌为主要作战目标,而且口不能张得太大。红六军团在沙市战斗中,一举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旅,就是打运动中之敌。当时国民党军虽有四个旅,兵力上占优势,但它成一路纵队前进。红军利用根据地地形便于实施伏击和阻击,而不利于敌人展开的条件,以一部兵力阻击敌人主力,集中兵力攻歼其先头旅,动作迅速果敢,因而取得胜利。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一个团侵占永阳镇,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湘东独立师)乘其立足未稳,会同地方武装,连夜实施包围,一举予以歼灭。一九三二年一月钱市街打国民党军第十四师的作战,虽然敌人也在运动中且立足未稳,但由于红军兵力不足,张口过大,而且打早了,虽给敌人以很大杀伤,但终未能达成预期目的,不得不撤出战斗。

红六军团部队在实行运动战中,基本指导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具体战役战斗中,则是按照敌我变化着的条件,机动灵活地采取行动。当敌人分路扑来寻求红军作战时,红军就同敌人打圈子,待发现敌人的弱点和错误,就迅速集中兵力反击其一路。红军用这种方法,在将军山给了国民党正规军的一个团和三个保安团以歼灭性打击。第二次反“围剿”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一个旅由安福向红军进攻,急于求战,红军利用其轻敌冒进的弱点,以诱伏手段,在廖塘桥重创了敌人。第四次反“围剿”之前,湖南国民党军为了策应赣江以东的国民党军,分路向湘赣革命根据地进攻。红军以奔袭手段在攸县官田歼其一个团,接着迅速转移兵力,在茶陵高陇歼灭了湖南国民党军另一个团,从而稳住了西线形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国民党军第十五、第六十三、第二十八师企图合击红军于永新地区,红军则以一部牵制敌第十五师和第六十三师,主力直下遂万泰地区,寻求第二十八师作战,给了该敌以重大打击,同时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合击阴谋。

运动战役有固定的作战线,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是为着打,走是为了创造战机,有时则是为了恢复主动。在战略转移中,对于追击截击和阻击的敌人,必须抓住战机,实行主动的放手的攻击战。这时的打是为了走。红六军团从湘赣向黔东转移中,在广西北部,敌人两个师紧跟追来。红军在文村占领有利阵地,给了追敌以有力打击,迫使敌人不敢冒进,因而争得了渡过湘江的必要时间。在湖南新厂,红军抓住追敌湖南国民党军补充第二总队(相当一个旅)力薄势孤的弱点,给了该敌以歼灭性打击。到贵州镇远地区时,前有湘、桂、黔三省敌军防堵,后面追兵已经接近,南面又有大河障碍,红军选定西面贵州国民党军防守薄弱的地段,进行坚决突击,以战斗打开了前进道路。在战略转移中,只有把走建立在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预定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四、在作战指导方针上,坚决反对“左”的和有的两种错误倾向

战争指导路线和作战指导方针正确与否,关系战争的胜败,也关系战役的胜败。湘赣红军从游击队时期起,基本上能遵循毛泽东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作战,故能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左”的和右的战争指导路线和作战指导方针的影响。一九三○年在立三路线指导下,赣西南地区和湘东地区分别组织了攻打吉安和湘东南总起义的冒险行动。一九三二年,中共中央在王明路线领导下,推行军事冒险主义。湘赣红军为了配合中央红军的进攻作战,进行了艰苦努力。九月,红八军奉命进攻敌人坚固设防且地形不利于进攻的分宜城。红六军团在第五次反“围剿”初期,一再进攻占领既设阵地的湖南国民党军的主要集团,继而红十七师远出南浔路,深入敌人重兵屯集之地,这些都是在“左”的指导路线和指导方针下作出的错误行动,给部队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失,有的损失很大。这种军事上的“左”倾冒险主义,来源于政治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其特点是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敌人,在具体战役战斗上,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实施进攻。沙市、田里战斗后,红六军团遵照中革军委指示,采取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企图以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顶住敌人,以保住永新平坝子,这是在右的军事指导路线下作出的错误决策。红六军团从一九三四年五月到七月,在狭小地区内处处设防,以堡垒对堡垒,并在金华山、松山地区同敌人展开激烈的阵地战,结果使苏区大部丧失,部队陷于更大被动。红六军团有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优良传统,在当时条件下,对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错误指示思想上没有认识,行动上也不可能抵制,但在执行过程中,红六军团仍然能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在可能和允许的范围内的必要机动,因而减少了损失。

五、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红六军团在它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努力遵循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和建军原则,不断加强部队建设。在湘东独立师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已经通过古田会议确立了。组成红六军团的各部队坚决贯彻了这个决议,为了保证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服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使部队真正成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六军团在部队中建立了各级党的组织、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坚决执行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三大任务,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内部实行民主主义,建立了良好的军政关系和军民关系。

红六军团部队的绝大多数成员,是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而参军的农民。这种情况决定了部队有较高的阶级觉悟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同时也决定了部队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广泛存在。因此,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就成为迫切任务。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把对部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法,开展革命理想教育、路线政策教育、形势时事教育、反错误倾向教育,还随时随地用敌人压迫残害人民和地主阶级残酷剥削人民的血淋淋的事实,对部队进行教育,激发对阶级敌人的仇恨,使部队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思想领导和旺盛士气。

红六军团很重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下级组织坚决服从上级组织,党员坚决贯彻党支部的决议,党的组织和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在工作中事事带头,生活上吃苦在前,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官兵关系密切,尊干爱兵蔚然成风。干部以身作则,凡要求战士和下级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哪里情况危急,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全军团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阶级友情十分深厚,愈是困难,愈是同甘共苦,患难相助。

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影响下,红六军团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作战英勇果敢,机智顽强,拖不垮,打不散,在形势十分险恶、困难十分严重的反“围剿”和“北上”、西征中,都能排除万难,战胜敌人,胜利完成党交给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