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征战历程/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前后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形势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前后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形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最强的省份之一。一九二七年六月以前全省有共产党员一万四千余人。在中共长江局和湖北省委领导下,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全省系统地组织了县、区、乡农民协会的县份有四十九个,有农民协会会员二百八十四万余人,负责农民运动的干部有四百四十余人,农民协会特派员有一百三十余人,有枪二千余支,有的县达三百支,少者亦有二三十支。其中鄂西特委所属的洪湖周围几个县及鄂中地区农运发展比较普遍,仅汉川、沔阳、京山、天门、石首、公安、监利、荆门、当阳九县,就有农协会员六十余万人,约为全省农协会员的四分之一。这里所以能够执行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举行暴动的指示,并在此后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创建苏区,是与农民协会力量强大分不开的。

一九二七年六月以前,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已经背叛革命,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武汉政府尚未公开反共,广东及湖南的革命运动遭到残酷镇压,一片白色恐怖。中共中央机关大多转移到武汉地区。国共合作时设在广东的黄埔军校在武汉成立了分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也移至武汉,这对湖北革命运动有相当影响。湘鄂西地区的进步青年不少人在那里受到了革命教育。因此,湖北省及武汉三镇成为当时革命力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一九二七年七月,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九月宁、汉合流。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领导及党和军队中的许多同志去南昌组织武装暴动,一部分去了上海等地,但是,相当数量的在党、政、军和工运、农运领导机关的党员和黄埔军校分校、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工人纠察队中的党员留在了湖北。这一大批骨干力量,参加或组织领导了湖北省内各县的秋收暴动及其他革命运动。湖北省委能够依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组织群众向蒋介石反动派进行有力反击,主要是因为具备了上述有利条件,特别是有党员多、骨干多这个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宁、汉合流后,在湖北虽然没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湘、鄂、川、粤各系及北洋军阀部队交锗占据湖北各地,反革命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一九二七年十月至一九二八年初,李宗仁与唐生智之间的军阀战争波及鄂、湘、皖数省,在湖北造成了极混乱的局面。战后,桂系部队控制了湖北大部,众多土匪、散兵和民团武装盘据各地,他们极其残酷地“清共”、镇压农民协会,致使湖北党的组织和工运、农运受到了严重摧残。但是,由于各派系军阀与蒋介石嫡系部队多有矛盾,军阀之间、团防之间也常有摩擦,因而对我党开展武装斗争也有一定有利条件。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交通要冲,鄂西、鄂中所属的邻近长江、汉水的县份,以及紧邻的湘北华容、南县一带,即后来成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地位尤为重要。它挟襄水,扼长江,胁武汉,控宜沙,繁荣富庶,湖港河汊纵横交错,水路交通便利。虽不似井冈山地区边界多山,易守难攻,不利于敌人的“围剿”,有利于保存革命力量,然而,党组织和农协力量较强,人口众多,群众条件好,水生植物便于隐蔽,物资丰富又为开展游击战争带来便利条件。

而以桑植、鹤峰为中心的湘鄂边界地区,无论是社会情况还是经济和自然地理条件,都与洪湖地区大不相同。它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文化及商业很不发达,贫富悬殊,民性强悍、淳朴诚实,封建习俗甚浓,群众慓悍善斗。所以,历史上多有反封建王朝的起义军产生,也多有铤而走险的“棒老二”土匪武装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湘鄂边地区,进可东出湘鄂平原、西入川黔边境,退可守武陵山区,地势有利,但地瘠民贫,多山多险,一旦革命武装发展成一支人数众多的力量,不积极向外发展则会因供应问题解决不了而陷于严重困难境地。

该地反动统治阶级的正规部队较少,地主豪绅大都拥有武装,团防较多,他们互有矛盾,互不协调,加之多有土匪、“神兵”等各自为政的武装,相互关系错综复杂。

而大革命的影响在湘西北地区,特别是在桑植、大庸、永顺及湖北鹤峰一带远不如湘中、鄂中地区。大革命失败后,石门、长阳地区在两湖省委组织秋收暴动时曾有过颇具声势的暴动。但是,桑、鹤一带却少有党的组织,秋收暴动的影响也极少彼及到那里,一般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模糊,对土地革命更是了解不多。一九二七年,曾一度有过农民运动,桑植县内建立过农民协会,但未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那个地区,贺龙个人威望很高。贺龙是湖南桑植县人,年轻时即组织武装,维护乡里。辛亥革命以后及北伐战争时期,担任过澧州镇守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五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他拥护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赞成共产党的主张。之后,他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所领导的第二十军在潮汕失败后有部分人员潜返桑植一带,人枪齐全,成为几支独立的武装。这些武装和他们的指挥员崇拜、信任贺龙。那一带也有一些土著武装坚决反共反对贺龙,但又对贺龙心怀畏惧。因此,贺龙在那一地区的威望是创建红军、开辟根据地的一个特殊的有利因素。

湘鄂西其他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虽不及洪湖周围地区和湘鄂边界地区优越,但从总体上看,湘鄂西地区是具备进行暴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许多有利条件的。

① 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指以桑植、石门、鹤峰等县为中心的根据地。洪湖革命根据地指以沔阳、监利、华容、石首、江陵、潜江等县为中心的根据地。巴兴归革命根据地指在巴东、兴山、秭归边界地区建立的根据地。襄枣宜革命根据地指在襄阳、枣阳、宜城建立的根据地,1932 年初正式划归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指以房县为中心的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先后创建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其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主要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这三大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后来称为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军团。

党在湘鄂西地区创建红军和根据地始于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以后。中共湖南、湖北省委在组织秋收暴动时将两省划为十个特区,分别建立了党的特别委员会。在今京广铁路以西的是湖南的湘西特区和湖北的鄂北、鄂中、鄂西特区。湘西特区辖常德、桃源、汉寿、慈利、石门、澧县、临澧、安乡、南县、华容、溆浦、麻阳、沅江、辰谿等十四县,鄂北特区辖枣阳、随县、钟祥、襄阳、宜城、光化、谷城、保康、房县、均县、南漳、郧县、竹山、竹谿等十四县,鄂中特区辖沔阳、监利、潜江、天门、汉川、京山、应城等七县,鄂西特区辖江陵、石首、荆门、当阳、远安、松滋、枝江、宜都、宜昌、长阳、五峰、秭归、巴东、兴山、建始、鹤峰、恩施、宣恩、利川、咸丰、来凤等二十一县,总共五十六个县。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后在湘鄂西特委、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所及地区,大体包括湖南、湖北两省所属的京广铁路以西、洞庭湖——沅江——西水以北的区域,与上述区域不尽一致。在这个区域内建立的湘鄂边、洪湖、巴兴归、襄枣宜、鄂西北革命根据地①,及其他小的游击根据地,综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在这个区域内建立的红军,有湘鄂边的红四军(后称红二军)、洪湖的红六军、巴兴归的红四十九师、襄枣宜的红二十六师、鄂西北的红二十五师,以及其他游击武装。红二军团起初由红二、红六军组成,以后又编入了其他一些人数较少的武装部队。一九三一年春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

湘鄂西的革命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高举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旗帜,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受过严重挫折。这一过程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九二七年秋至一九三○年七月,为红军和根据地创立阶段;一九三○年七月至一九三二年春,为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壮大阶段;一九三二年春至一九三四年六月为红军和根据地遭受严重挫折阶段。

在湘鄂西的斗争失败后,一九三四年六月红三军转战至黔东,创立了黔东苏区,同年十月与红六军团会师,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进入了刨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另一斗争阶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最强的省份之一。一九二七年六月以前全省有共产党员一万四千余人。在中共长江局和湖北省委领导下,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全省系统地组织了县、区、乡农民协会的县份有四十九个,有农民协会会员二百八十四万余人,负责农民运动的干部有四百四十余人,农民协会特派员有一百三十余人,有枪二千余支,有的县达三百支,少者亦有二三十支。其中鄂西特委所属的洪湖周围几个县及鄂中地区农运发展比较普遍,仅汉川、沔阳、京山、天门、石首、公安、监利、荆门、当阳九县,就有农协会员六十余万人,约为全省农协会员的四分之一。这里所以能够执行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举行暴动的指示,并在此后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创建苏区,是与农民协会力量强大分不开的。

一九二七年六月以前,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已经背叛革命,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武汉政府尚未公开反共,广东及湖南的革命运动遭到残酷镇压,一片白色恐怖。中共中央机关大多转移到武汉地区。国共合作时设在广东的黄埔军校在武汉成立了分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也移至武汉,这对湖北革命运动有相当影响。湘鄂西地区的进步青年不少人在那里受到了革命教育。因此,湖北省及武汉三镇成为当时革命力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一九二七年七月,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九月宁、汉合流。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领导及党和军队中的许多同志去南昌组织武装暴动,一部分去了上海等地,但是,相当数量的在党、政、军和工运、农运领导机关的党员和黄埔军校分校、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工人纠察队中的党员留在了湖北。这一大批骨干力量,参加或组织领导了湖北省内各县的秋收暴动及其他革命运动。湖北省委能够依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组织群众向蒋介石反动派进行有力反击,主要是因为具备了上述有利条件,特别是有党员多、骨干多这个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宁、汉合流后,在湖北虽然没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湘、鄂、川、粤各系及北洋军阀部队交锗占据湖北各地,反革命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一九二七年十月至一九二八年初,李宗仁与唐生智之间的军阀战争波及鄂、湘、皖数省,在湖北造成了极混乱的局面。战后,桂系部队控制了湖北大部,众多土匪、散兵和民团武装盘据各地,他们极其残酷地“清共”、镇压农民协会,致使湖北党的组织和工运、农运受到了严重摧残。但是,由于各派系军阀与蒋介石嫡系部队多有矛盾,军阀之间、团防之间也常有摩擦,因而对我党开展武装斗争也有一定有利条件。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交通要冲,鄂西、鄂中所属的邻近长江、汉水的县份,以及紧邻的湘北华容、南县一带,即后来成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地位尤为重要。它挟襄水,扼长江,胁武汉,控宜沙,繁荣富庶,湖港河汊纵横交错,水路交通便利。虽不似井冈山地区边界多山,易守难攻,不利于敌人的“围剿”,有利于保存革命力量,然而,党组织和农协力量较强,人口众多,群众条件好,水生植物便于隐蔽,物资丰富又为开展游击战争带来便利条件。

而以桑植、鹤峰为中心的湘鄂边界地区,无论是社会情况还是经济和自然地理条件,都与洪湖地区大不相同。它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文化及商业很不发达,贫富悬殊,民性强悍、淳朴诚实,封建习俗甚浓,群众慓悍善斗。所以,历史上多有反封建王朝的起义军产生,也多有铤而走险的“棒老二”土匪武装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湘鄂边地区,进可东出湘鄂平原、西入川黔边境,退可守武陵山区,地势有利,但地瘠民贫,多山多险,一旦革命武装发展成一支人数众多的力量,不积极向外发展则会因供应问题解决不了而陷于严重困难境地。

该地反动统治阶级的正规部队较少,地主豪绅大都拥有武装,团防较多,他们互有矛盾,互不协调,加之多有土匪、“神兵”等各自为政的武装,相互关系错综复杂。

而大革命的影响在湘西北地区,特别是在桑植、大庸、永顺及湖北鹤峰一带远不如湘中、鄂中地区。大革命失败后,石门、长阳地区在两湖省委组织秋收暴动时曾有过颇具声势的暴动。但是,桑、鹤一带却少有党的组织,秋收暴动的影响也极少彼及到那里,一般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模糊,对土地革命更是了解不多。一九二七年,曾一度有过农民运动,桑植县内建立过农民协会,但未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那个地区,贺龙个人威望很高。贺龙是湖南桑植县人,年轻时即组织武装,维护乡里。辛亥革命以后及北伐战争时期,担任过澧州镇守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五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他拥护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赞成共产党的主张。之后,他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所领导的第二十军在潮汕失败后有部分人员潜返桑植一带,人枪齐全,成为几支独立的武装。这些武装和他们的指挥员崇拜、信任贺龙。那一带也有一些土著武装坚决反共反对贺龙,但又对贺龙心怀畏惧。因此,贺龙在那一地区的威望是创建红军、开辟根据地的一个特殊的有利因素。

湘鄂西其他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虽不及洪湖周围地区和湘鄂边界地区优越,但从总体上看,湘鄂西地区是具备进行暴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许多有利条件的。

① 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指以桑植、石门、鹤峰等县为中心的根据地。洪湖革命根据地指以沔阳、监利、华容、石首、江陵、潜江等县为中心的根据地。巴兴归革命根据地指在巴东、兴山、秭归边界地区建立的根据地。襄枣宜革命根据地指在襄阳、枣阳、宜城建立的根据地,1932 年初正式划归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指以房县为中心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