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回望硝烟/名将卢冬生--------罗坤山 吴子杰

名将卢冬生--------罗坤山 吴子杰

提起卢冬生,湘鄂西地区的人民,红二方面军的老同志,都是非常熟悉和敬佩的。卢冬生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担任过党中央与湘鄂西联络的交通员,二十四岁时就是红军师的指挥员,成为湘鄂西苏区的一员名将,对红二军团的创建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在征战中勇敢机智,知难而进;战功卓著,功成不懈;同官兵患难与共,与同志情谊深长,显示了红军将领英雄的气概、革命的胆识、非凡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

卢冬生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贫寒家庭里,青少年时代当过牧童和工人,受了十年剥削压迫之苦。为寻求劳苦大众解放的道路,他毅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唐生智部当了兵。当他随部队北伐到武汉时,意外地见到了他少年时的好友陈赓。那时陈赓受共产党的委派在唐生智部任特务营营长。l927年夏天,唐生智追随蒋介石、汪精卫,反共清共,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卢冬生在陈赓的影响和带动下离开武汉到南昌,在贺龙领导的二十军第三师六团一营当了副官,他和一营长陈赓一起参加了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

8月5日,卢冬生跟随起义军南下广东。8月24日,周逸群师长率第三师攻打会昌,六团一营在陈赓指挥下连续攻下了三个山头,迫使敌人向后退缩。但因我后续部队走错了路,没有及时赶到,三师寡不敌众,只好撤了下来。途中陈赓腿部中弹负伤,跌进野草丛生的田沟里。卢冬生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全力照护陈赓,机警地躲过敌人的搜索。后来,叶挺带领部队反击上来,攻克会昌。卢冬生喜出望外,急忙招呼几个同志把陈赓抬进会昌城。周恩来在会昌见到陈赓负伤,马上吩咐医护人员给他治疗。起义军从会昌来到汕头后,组织上即安排陈赓住进一家当地私人医院,仍由卢冬生在身边照护。9月30日,起义军被迫撤出汕头,因周恩来派去送信的人没找到医院,陈赓、卢冬生不知道撤退一事。第二天国民党军队在街上到处搜捕起义军,医院也下了逐客令,而陈赓的伤势很重,不能行走。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卢冬生在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的帮助下找到一只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把陈赓送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在香港也无处栖身和治疗,只好再乘轮船去上海。因怕途中被反动军警查出,卢冬生找到一位船工帮忙,用一张简易床把陈赓抬到货舱里。船经汕头时,周逸群也上了船。他们一同抵达上海,这才找到了党中央。

当时卢冬生还没有入党,但他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和南昌起义的锻炼,真诚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对革命忠实积极。他在与陈赓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陈赓为革命临危不惧、坚定不移和充满必胜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深深地感化了他,使他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l927年l2月,正当革命处于低潮,处于严重困难的时刻,卢冬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卢冬生入党后,担任了往来于上海党中央和湘鄂西苏区之间的交通员。1927年底,贺龙离开潮汕辗转来到上海。周恩来得知贺龙已到,即派卢冬生把贺龙接到党中央机关。当时贺龙和周逸群要求回湘鄂边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派卢冬生随同前往。他们一行七位,化装成商人,乘江轮溯江而上。

1928年1月底,贺龙等在监利会合了贺锦斋领导的部队。不久,卢冬生又随贺龙、周逸群来到贺龙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并很快组建了三千多人的工农革命军,占领了桑植县城。但由于队伍刚刚组建,还没有来得及整顿,就在敌人的围攻下被打散了。贺龙收集剩下的少数人员,在桑植、鹤峰边界的高山密林中坚持斗争。当时部队的吃、穿都成问题,伤员无处安置,而最困难的是大家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样建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贺龙感到越是困难越应该想办法取得党中央的指示。但当时交通阻隔,又没有电台。他想到卢冬生熟悉党中央的情况,又精明强干,于是便派他到上海去和党中央联系。

那时,党中央也只是从报刊上得知有关贺龙部队失利的消息,先后派了四名搞军事工作的同志去湘鄂西地区联络,由于敌人封锁,加上他们不熟悉那个地区的情况,没有一个与贺龙联系上。4月间卢冬生突然到了上海,党中央的同志十分高兴。根据卢冬生的当面汇报,很快作了指示。党中央留卢冬生执行其他任务,另派人同贺龙联系。

这时湖南省委遭到破坏。党中央考虑卢冬生是湖南人,熟悉情况,便于活动,于是决定让他先到长沙重新建立省委机关,尔后再回湘鄂西去。7月卢冬生完成任务从长沙回上海向党中央作了汇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卢冬生继续为党中央与贺龙部队之问传递信息a他身藏机密文件,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次次都圆满完成任务。1928年,卢冬生受贺龙的委托,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湘鄂西斗争情况。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听过卢冬生的汇报,当即进行了研究,将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文件及中央指示让卢冬生送到湘鄂西。当时贺龙部队处境极为艰难,得到中央的指示,看到“六大”的文件,大家以此对照往日斗争失利的情形,极大地提高了斗争信心。贺龙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针对红四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整训,学习了党的“六大”文件和井冈山红军建设的经验,按照官兵一致的原则建立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整顿和加强党在军队中的组织。红四军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湘鄂西红军的建设有特殊贡献的卢冬生,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由交通员改任红军的基层干部,扎根于红军之中,经受了严酷的战争考验,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高级指挥员。

贺龙等湘鄂西领导同志十分信任卢冬生。l929年3月湘鄂西前委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卢冬生同志因云卿(即贺龙)同志身边找不着可靠的人,而他在沪的工作又不很重要,所以我们一致地留卢同志在此工作,请中央照准。”中央在6月的回信中同意了这一意见。实际上,卢冬生在1928年底回到红四军时,就作为红四军一名成员参加战斗和工作了。

卢冬生起初在贺龙身边工作,先后担任特务班长、排长、队长和大队长,很好地完成了保卫贺龙等领导同志和指挥机关安全的任务。l930年冬,贺龙部在松滋杨林寺一带休整时,敌军以优势兵力逼近,红二军团司令部突然遭到袭击。贺龙亲自上阵作战,情况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卢冬生带领特务大队顽强作战,终于把敌人打退,使军团司令部转危为安。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为红三军,卢冬生调任红七师二十团团长。1932年秋,为了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贺龙、关向应带领八师、九师到外线作战,七师等部留下,担负保卫苏区中心的任务。数战不利,七师也不得不向外线转移。

1932年10月,成立湘鄂西省独立师,王炳南任师长,卢冬生任政治委员。独立师向外转移到浩子口附近,渡西荆河时,被敌截为两股。卢冬生率领后面一股转移到荆当远地区,与那里的独立团会师,该团编人独立师共千余人。l933年1月,卢冬生指挥独立师攻克鄂西兴山县城,尔后南渡长江,寻找红三军主力。当时红三军在桑植尼姑塔战斗后,撤至桑植、鹤峰休整。2月初,卢冬生从敌人的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随即率领独立师到鹤峰走马坪同贺龙会师。贺龙已经有半年时间未听到卢冬生的消息,现在卢突然回来了,并且带回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贺龙十分高兴。由于部队整编,会师后独立师编为教导团,卢冬生担任教导团团长。7月,卢冬生又调到红七师任师长。

在此以后,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主要负责人夏曦,擅自作出了解散红三军党、团组织和省苏维埃的错误决定,继续“肃反”。卢冬生对“左”倾路线有不同刊法,敢于说公道话,敢于坚持党的正确原则。

7月底,贺龙、关向应率领军部及红九师(师长汤福林)前往宣恩、咸丰、利川一带开辟新区。卢冬生为师长的红七师和中央分局机关,在鹤峰地区坚持斗争。但中央分局主要负责人违背在烧巴岩会议制定的“巩固原有苏区,开辟新苏区,”的决议,不听卢冬生等同志的劝阻,硬把大部分游击队和地方干部编入红七师,远途奔袭到五峰、松滋一带,使我军遭受重大损失。贺、关所部开辟新苏区的计划也未实现。此后一段时间,停止了“肃反”,恢复了党团组织,卢冬生当选为红三军党委委员,并重建了政工机构,有力地加强了部队建设。接着,创建了黔东苏区,为后来二、六军团的胜利会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进军途中又成立了夏曦、关向应、贺龙、卢冬生等组成的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4年l0月下旬,红三军和红六军团前来黔东会师。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卢冬生改任红四师师长。

二、六军团的会师,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两军结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立即向敌人展开了攻势,在永顺、龙家寨接连告捷,歼灭了敌新三十四师主力两个旅大部,俘敌旅参谋长以下二千余人,恢复并扩大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它给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威胁很大,有力地配合了中央主力红军的长征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卢冬生指挥的红四师,历危难而弥坚,临大敌而愈勇,不畏强敌,敢于决战,善于捕捉战机。在1935年6月12日至l4日进行的忠堡战役中,卢冬生指挥红四师作为二、六军团的先头部队,经过一百三十华里的急行军赶到忠堡东北的黄牛棚附近时,敌人有的进入忠堡,有的正在向忠堡靠近。卢冬生一发现敌人就果断地命令部队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很快歼灭了敌右翼支队后卫一部,并击溃敌右翼支队先头部队。随后,即以一部兵力占领忠堡与构皮岭之间高升塘有利地形,阻止忠堡敌人增援。之后,兄弟部队红六师、红十七师先后投入战斗,密切协同,从四面同时向心突击,把退缩在一条小山凹里的两千多敌人全部歼灭,俘虏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在8月3日进行的板栗园战斗中,卢冬生指挥的红四师与兄弟部队并肩战斗,伏击敌第五十八师。当敌行军纵队进入我埋伏区时,卢冬生指挥红四师首先猛烈  开火,将敌第八十五师的五一0团紧紧压在沟底。并乘敌惊恐慌乱之际,向敌行军纵队发起多路攻击,一举歼灭敌五一0团大部。接着又同红六师、红十七师并肩战斗,迅速将敌八十五师的一个团、一个特务营和师部彻底歼灭了,将该师师长谢彬击毙。

卢冬生指挥打仗战法灵活,示假隐真,虚虚实实,往往使敌人摸不清红军的企图。l936年4月7日下午,作为长征途中二、六军团前:卫的红四师,经三哨抵普渡河铁索桥。敌张冲部抢先占据桥西制高点,封锁了铁索桥。卢冬生为减少部队伤亡,令自率红十二团绕到下游约五里处的小河塘渡口,在夜幕的掩护下徒涉过河。正当后卫部队准备过河之际,接到二、六军团指挥部“停止渡河、全师立即返回”的命令。红四师顺利合兵一处,连夜转移。

卢冬生指挥打仗不拘一格。他经常亲临前线洞察战场情况,根据战局发展的实际,运筹决策。有的仗一般看来不好打、不宜打,经他对时机、地点和敌我兵力士气诸条件的合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打、坚决打,并且还要打胜它。在长征中部队出了草地,有一次为了掩护二、四方面军向陕甘边区前进,卢冬生奉命率领红四师在六盘山南区脚下阻击敌人。敌人是两个军,还出动了飞机和骑兵;而红四师只有两于多人,敌我兵力悬殊。但敌人长途跋涉、劳师远袭;我军则预有准备,以逸待劳。卢冬生知彼知己,从容不迫,亲临前沿指挥战斗。他鼓励战士们:“敌人越靠近我们:他的飞机越不起作用;骑兵的目标大,越近越好打!” 战士们个个英勇杀敌,同敌反复争夺,多次进行反冲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也有的仗一般看来挺好打,如1935年3月在大庸后坪同李觉部的一次战斗,表面上看敌人是背水而战,定败无疑。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由于兄弟部队把守的一个右前方桥头堡被敌人夺取,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红军如若恋战就会遭致大的伤亡。卢冬生“因机而变’审势而行,果断地命令部队撤出战斗,使我军避免了损失。

卢冬生经受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他为了革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大庸后坪的那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从此左脚落下了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坚强不屈拖着这样一条残腿,毅然踏上了长征的征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都不避汤火,披坚执锐,奋勇向前,指挥红四师抢渡金沙江,翻雪山,过大草地,直至与红四方面军、一方面军、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卢冬生不愧为用钢铁铸成的红军英雄!

卢冬生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军,深知连队是部队的基础,坚强的战斗力寓于基层连队之中。他同广大干部战士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群众共命运同呼吸,对连队的情况了如指掌。红军经常行军打仗,兵力和装备技术都远不如敌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连队能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有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支部领导的政治工作,有专职的政治指导员。卢冬生特别关心对政治指导员的培养。他通过调查,发现某连指导员周树怀政治工作搞得很活跃。连长阎昌荣虽然革命坚决,作战勇敢,指挥打仗也很有点子,但对待战士方法比较简单,战士们对他有意见,官兵关系有些紧张。周树怀一方面对阎连长耐心进行开导,使其端正对战士的态度;一方面在战士中宣传阎连长的长处,使战士们谅解阎连长,从而改善了官兵关系,增强了全连的团结,经常保持高昂的战斗情绪,完成打仗和其它任务都很突出。卢冬生同师、团的领导一起总结宣扬了周树怀的先进事迹,树立周树怀为全师模范指导员,使全师各连队的政治指导员学有榜样,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政治工作的开展。卢冬生坚决贯彻执行红军的宗旨,对部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红军的装备尽管十分低劣,物质生活尽管极为艰苦,但纪律却十分严明,不拿工农群众的一针一线,秋毫无犯。借了老乡的门板、稻草等物品,一定照原样放归原处。离 开驻地,一定要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争净,把锅刷得干干净净。国民党军队追踪我们红军时得出一条经验,哪个地方老百姓房屋周围打扫得干净,就说明红军刚走不久。国民党反动派造谣说红军“杀人放火”,不仅老百姓根本不相信,连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也不相信。

卢冬生非常尊重政工干部,他同方理明等同志搭班子,都相队  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和坚强的战斗力,军政干部的紧密团结、相互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

1937年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组织上凋卢冬生到红大学习,后又到苏联学习,曾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l939年秋,周恩来、邓颖超到莫斯科时,见到了卢冬生,勉励他努力学习,并赠送照片签字留念。l942年他毕业时,正是苏德战争紧张阶段,他未能有机会回国,同刘亚楼一起被派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北野营地,分配到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主的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旅部工作。l945年7月,卢冬生当选为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他随军回到了东北,参加了接受东北的工作,先后任长春市政府监督、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等职。正当党和人民需要他作更多工作的时候,不幸与世长辞了。

卢冬生同志以炽烈战斗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不朽的功勋。人们为了永远怀念这位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杰出战士,在松花江畔为他树立了大理石墓碑,贺龙同志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卢冬生同志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往我们的心里。

名 将卢 冬 生

罗坤山吴子杰 邓家泰

提起卢冬生,湘鄂西地区的人民,红二方面军的老同志,都是非常熟悉和敬佩的。卢冬生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担任过党中央与湘鄂西联络的交通员,二十四岁时就是红军师的指挥员,成为湘鄂西苏区的一员名将,对红二军团的创建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在征战中勇敢机智,知难而进;战功卓著,功成不懈;同官兵患难与共,与同志情谊深长,显示了红军将领英雄的气概、革命的胆识、非凡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

卢冬生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贫寒家庭里,青少年时代当过牧童和工人,受了十年剥削压迫之苦。为寻求劳苦大众解放的道路,他毅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唐生智部当了兵。当他随部队北伐到武汉时,意外地见到了他少年时的好友陈赓。那时陈赓受共产党的委派在唐生智部任特务营营长。l927年夏天,唐生智追随蒋介石、汪精卫,反共清共,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卢冬生在陈赓的影响和带动下离开武汉到南昌,在贺龙领导的二十军第三师六团一营当了副官,他和一营长陈赓一起参加了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

8月5日,卢冬生跟随起义军南下广东。8月24日,周逸群师长率第三师攻打会昌,六团一营在陈赓指挥下连续攻下了三个山头,迫使敌人向后退缩。但因我后续部队走错了路,没有及时赶到,三师寡不敌众,只好撤了下来。途中陈赓腿部中弹负伤,跌进野草丛生的田沟里。卢冬生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全力照护陈赓,机警地躲过敌人的搜索。后来,叶挺带领部队反击上来,攻克会昌。卢冬生喜出望外,急忙招呼几个同志把陈赓抬进会昌城。周恩来在会昌见到陈赓负伤,马上吩咐医护人员给他治疗。起义军从会昌来到汕头后,组织上即安排陈赓住进一家当地私人医院,仍由卢冬生在身边照护。9月30日,起义军被迫撤出汕头,因周恩来派去送信的人没找到医院,陈赓、卢冬生不知道撤退一事。第二天国民党军队在街上到处搜捕起义军,医院也下了逐客令,而陈赓的伤势很重,不能行走。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卢冬生在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的帮助下找到一只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把陈赓送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在香港也无处栖身和治疗,只好再乘轮船去上海。因怕途中被反动军警查出,卢冬生找到一位船工帮忙,用一张简易床把陈赓抬到货舱里。船经汕头时,周逸群也上了船。他们一同抵达上海,这才找到了党中央。

当时卢冬生还没有入党,但他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和南昌起义的锻炼,真诚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对革命忠实积极。他在与陈赓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陈赓为革命临危不惧、坚定不移和充满必胜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深深地感化了他,使他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l927年l2月,正当革命处于低潮,处于严重困难的时刻,卢冬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卢冬生入党后,担任了往来于上海党中央和湘鄂西苏区之间的交通员。1927年底,贺龙离开潮汕辗转来到上海。周恩来得知贺龙已到,即派卢冬生把贺龙接到党中央机关。当时贺龙和周逸群要求回湘鄂边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派卢冬生随同前往。他们一行七位,化装成商人,乘江轮溯江而上。

1928年1月底,贺龙等在监利会合了贺锦斋领导的部队。不久,卢冬生又随贺龙、周逸群来到贺龙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并很快组建了三千多人的工农革命军,占领了桑植县城。但由于队伍刚刚组建,还没有来得及整顿,就在敌人的围攻下被打散了。贺龙收集剩下的少数人员,在桑植、鹤峰边界的高山密林中坚持斗争。当时部队的吃、穿都成问题,伤员无处安置,而最困难的是大家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样建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贺龙感到越是困难越应该想办法取得党中央的指示。但当时交通阻隔,又没有电台。他想到卢冬生熟悉党中央的情况,又精明强干,于是便派他到上海去和党中央联系。

那时,党中央也只是从报刊上得知有关贺龙部队失利的消息,先后派了四名搞军事工作的同志去湘鄂西地区联络,由于敌人封锁,加上他们不熟悉那个地区的情况,没有一个与贺龙联系上。4月间卢冬生突然到了上海,党中央的同志十分高兴。根据卢冬生的当面汇报,很快作了指示。党中央留卢冬生执行其他任务,另派人同贺龙联系。

这时湖南省委遭到破坏。党中央考虑卢冬生是湖南人,熟悉情况,便于活动,于是决定让他先到长沙重新建立省委机关,尔后再回湘鄂西去。7月卢冬生完成任务从长沙回上海向党中央作了汇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卢冬生继续为党中央与贺龙部队之问传递信息a他身藏机密文件,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次次都圆满完成任务。1928年,卢冬生受贺龙的委托,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湘鄂西斗争情况。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听过卢冬生的汇报,当即进行了研究,将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文件及中央指示让卢冬生送到湘鄂西。当时贺龙部队处境极为艰难,得到中央的指示,看到“六大”的文件,大家以此对照往日斗争失利的情形,极大地提高了斗争信心。贺龙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针对红四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整训,学习了党的“六大”文件和井冈山红军建设的经验,按照官兵一致的原则建立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整顿和加强党在军队中的组织。红四军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湘鄂西红军的建设有特殊贡献的卢冬生,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由交通员改任红军的基层干部,扎根于红军之中,经受了严酷的战争考验,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高级指挥员。

贺龙等湘鄂西领导同志十分信任卢冬生。l929年3月湘鄂西前委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卢冬生同志因云卿(即贺龙)同志身边找不着可靠的人,而他在沪的工作又不很重要,所以我们一致地留卢同志在此工作,请中央照准。”中央在6月的回信中同意了这一意见。实际上,卢冬生在1928年底回到红四军时,就作为红四军一名成员参加战斗和工作了。

卢冬生起初在贺龙身边工作,先后担任特务班长、排长、队长和大队长,很好地完成了保卫贺龙等领导同志和指挥机关安全的任务。l930年冬,贺龙部在松滋杨林寺一带休整时,敌军以优势兵力逼近,红二军团司令部突然遭到袭击。贺龙亲自上阵作战,情况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卢冬生带领特务大队顽强作战,终于把敌人打退,使军团司令部转危为安。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为红三军,卢冬生调任红七师二十团团长。1932年秋,为了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贺龙、关向应带领八师、九师到外线作战,七师等部留下,担负保卫苏区中心的任务。数战不利,七师也不得不向外线转移。

1932年10月,成立湘鄂西省独立师,王炳南任师长,卢冬生任政治委员。独立师向外转移到浩子口附近,渡西荆河时,被敌截为两股。卢冬生率领后面一股转移到荆当远地区,与那里的独立团会师,该团编人独立师共千余人。l933年1月,卢冬生指挥独立师攻克鄂西兴山县城,尔后南渡长江,寻找红三军主力。当时红三军在桑植尼姑塔战斗后,撤至桑植、鹤峰休整。2月初,卢冬生从敌人的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随即率领独立师到鹤峰走马坪同贺龙会师。贺龙已经有半年时间未听到卢冬生的消息,现在卢突然回来了,并且带回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贺龙十分高兴。由于部队整编,会师后独立师编为教导团,卢冬生担任教导团团长。7月,卢冬生又调到红七师任师长。

在此以后,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主要负责人夏曦,擅自作出了解散红三军党、团组织和省苏维埃的错误决定,继续“肃反”。卢冬生对“左”倾路线有不同刊法,敢于说公道话,敢于坚持党的正确原则。

7月底,贺龙、关向应率领军部及红九师(师长汤福林)前往宣恩、咸丰、利川一带开辟新区。卢冬生为师长的红七师和中央分局机关,在鹤峰地区坚持斗争。但中央分局主要负责人违背在烧巴岩会议制定的“巩固原有苏区,开辟新苏区,”的决议,不听卢冬生等同志的劝阻,硬把大部分游击队和地方干部编入红七师,远途奔袭到五峰、松滋一带,使我军遭受重大损失。贺、关所部开辟新苏区的计划也未实现。此后一段时间,停止了“肃反”,恢复了党团组织,卢冬生当选为红三军党委委员,并重建了政工机构,有力地加强了部队建设。接着,创建了黔东苏区,为后来二、六军团的胜利会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进军途中又成立了夏曦、关向应、贺龙、卢冬生等组成的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4年l0月下旬,红三军和红六军团前来黔东会师。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卢冬生改任红四师师长。

二、六军团的会师,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两军结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立即向敌人展开了攻势,在永顺、龙家寨接连告捷,歼灭了敌新三十四师主力两个旅大部,俘敌旅参谋长以下二千余人,恢复并扩大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它给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威胁很大,有力地配合了中央主力红军的长征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卢冬生指挥的红四师,历危难而弥坚,临大敌而愈勇,不畏强敌,敢于决战,善于捕捉战机。在1935年6月12日至l4日进行的忠堡战役中,卢冬生指挥红四师作为二、六军团的先头部队,经过一百三十华里的急行军赶到忠堡东北的黄牛棚附近时,敌人有的进入忠堡,有的正在向忠堡靠近。卢冬生一发现敌人就果断地命令部队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很快歼灭了敌右翼支队后卫一部,并击溃敌右翼支队先头部队。随后,即以一部兵力占领忠堡与构皮岭之间高升塘有利地形,阻止忠堡敌人增援。之后,兄弟部队红六师、红十七师先后投入战斗,密切协同,从四面同时向心突击,把退缩在一条小山凹里的两千多敌人全部歼灭,俘虏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在8月3日进行的板栗园战斗中,卢冬生指挥的红四师与兄弟部队并肩战斗,伏击敌第五十八师。当敌行军纵队进入我埋伏区时,卢冬生指挥红四师首先猛烈  开火,将敌第八十五师的五一0团紧紧压在沟底。并乘敌惊恐慌乱之际,向敌行军纵队发起多路攻击,一举歼灭敌五一0团大部。接着又同红六师、红十七师并肩战斗,迅速将敌八十五师的一个团、一个特务营和师部彻底歼灭了,将该师师长谢彬击毙。

卢冬生指挥打仗战法灵活,示假隐真,虚虚实实,往往使敌人摸不清红军的企图。l936年4月7日下午,作为长征途中二、六军团前:卫的红四师,经三哨抵普渡河铁索桥。敌张冲部抢先占据桥西制高点,封锁了铁索桥。卢冬生为减少部队伤亡,令自率红十二团绕到下游约五里处的小河塘渡口,在夜幕的掩护下徒涉过河。正当后卫部队准备过河之际,接到二、六军团指挥部“停止渡河、全师立即返回”的命令。红四师顺利合兵一处,连夜转移。

卢冬生指挥打仗不拘一格。他经常亲临前线洞察战场情况,根据战局发展的实际,运筹决策。有的仗一般看来不好打、不宜打,经他对时机、地点和敌我兵力士气诸条件的合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打、坚决打,并且还要打胜它。在长征中部队出了草地,有一次为了掩护二、四方面军向陕甘边区前进,卢冬生奉命率领红四师在六盘山南区脚下阻击敌人。敌人是两个军,还出动了飞机和骑兵;而红四师只有两于多人,敌我兵力悬殊。但敌人长途跋涉、劳师远袭;我军则预有准备,以逸待劳。卢冬生知彼知己,从容不迫,亲临前沿指挥战斗。他鼓励战士们:“敌人越靠近我们:他的飞机越不起作用;骑兵的目标大,越近越好打!” 战士们个个英勇杀敌,同敌反复争夺,多次进行反冲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也有的仗一般看来挺好打,如1935年3月在大庸后坪同李觉部的一次战斗,表面上看敌人是背水而战,定败无疑。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由于兄弟部队把守的一个右前方桥头堡被敌人夺取,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红军如若恋战就会遭致大的伤亡。卢冬生“因机而变’审势而行,果断地命令部队撤出战斗,使我军避免了损失。

卢冬生经受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他为了革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大庸后坪的那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从此左脚落下了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坚强不屈拖着这样一条残腿,毅然踏上了长征的征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都不避汤火,披坚执锐,奋勇向前,指挥红四师抢渡金沙江,翻雪山,过大草地,直至与红四方面军、一方面军、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卢冬生不愧为用钢铁铸成的红军英雄!

卢冬生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军,深知连队是部队的基础,坚强的战斗力寓于基层连队之中。他同广大干部战士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群众共命运同呼吸,对连队的情况了如指掌。红军经常行军打仗,兵力和装备技术都远不如敌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连队能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有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支部领导的政治工作,有专职的政治指导员。卢冬生特别关心对政治指导员的培养。他通过调查,发现某连指导员周树怀政治工作搞得很活跃。连长阎昌荣虽然革命坚决,作战勇敢,指挥打仗也很有点子,但对待战士方法比较简单,战士们对他有意见,官兵关系有些紧张。周树怀一方面对阎连长耐心进行开导,使其端正对战士的态度;一方面在战士中宣传阎连长的长处,使战士们谅解阎连长,从而改善了官兵关系,增强了全连的团结,经常保持高昂的战斗情绪,完成打仗和其它任务都很突出。卢冬生同师、团的领导一起总结宣扬了周树怀的先进事迹,树立周树怀为全师模范指导员,使全师各连队的政治指导员学有榜样,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政治工作的开展。卢冬生坚决贯彻执行红军的宗旨,对部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红军的装备尽管十分低劣,物质生活尽管极为艰苦,但纪律却十分严明,不拿工农群众的一针一线,秋毫无犯。借了老乡的门板、稻草等物品,一定照原样放归原处。离 开驻地,一定要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争净,把锅刷得干干净净。国民党军队追踪我们红军时得出一条经验,哪个地方老百姓房屋周围打扫得干净,就说明红军刚走不久。国民党反动派造谣说红军“杀人放火”,不仅老百姓根本不相信,连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也不相信。

卢冬生非常尊重政工干部,他同方理明等同志搭班子,都相队  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和坚强的战斗力,军政干部的紧密团结、相互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

1937年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组织上凋卢冬生到红大学习,后又到苏联学习,曾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l939年秋,周恩来、邓颖超到莫斯科时,见到了卢冬生,勉励他努力学习,并赠送照片签字留念。l942年他毕业时,正是苏德战争紧张阶段,他未能有机会回国,同刘亚楼一起被派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北野营地,分配到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主的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旅部工作。l945年7月,卢冬生当选为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他随军回到了东北,参加了接受东北的工作,先后任长春市政府监督、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等职。正当党和人民需要他作更多工作的时候,不幸与世长辞了。

卢冬生同志以炽烈战斗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不朽的功勋。人们为了永远怀念这位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杰出战士,在松花江畔为他树立了大理石墓碑,贺龙同志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卢冬生同志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往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