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回望硝烟/突围前的湘赣苏区--------王震

突围前的湘赣苏区--------王震

突围前的湘赣苏区

王震

一九三一年底和一九三三年底在江西的瑞金分别召开了中华苏维埃全 国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我作为湘赣的代表,两次会议都参加了。第一次 是袁德生的团氏,我是代表团的支部书记;第二次是谭余保的团长,我还是 支部书记。两次会议上,中央和毛主席除认真听取我们的汇报,还经常找我 们个别谈心,对湘赣的工作作出具体指示。

第一次全苏代表会结束后,毛主席接见我,帮我们分析了湘赣的革命形 势,特别对一九三○年赣西特委错杀王佐、袁文才的事作了具体分析,要我 们继续做好善后工作,并明确指示,革命要波浪式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在 肃反问题上不要搞扩大化。

第二次全苏代表大会召开时,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最紧张的时候,根 据中央指示,湘赣红军进行了分兵。十七师北上破坏南浔铁路,湘赣苏区只 留下一个十八师,加上红四分校的学员,战斗力比较单薄,结果永新苏区丢 了一大半,省里机关所在地永城被敌占领,红军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黄岗、 花溪、象形、石桥到牛田这么一个狭长地带内,军事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红十七师作为湘赣红军的主力调往湘鄂赣苏区,当时中央的意图是:第一, 北上破坏南浔铁路,威胁南昌、九江,牵制敌人的力量打乱敌人的“围剿” 部署,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第二,根据第二次全苏大会前中央关于成立红 六军团的决定,将十六师接来湘赣,这样既靠近中央苏区,又有个可靠的根 据地,有利红军部队发挥作用;第三、配合“福建事变”。但那时湘鄂赣苏 区所有的县城都敌占领了,整个苏区支离破碎,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红十七 师经过艰苦奋战渡过袁水到湘鄂赣后,处境非常困难,敌人前堵后追,很难 和十六师配合行动,结果除牺牲了许多有经验的指挥员外,部队减员几干, 造成了很大损失。

中央当时对湘赣的问题非常关心,特别对湘赣红军如何配合中央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作许多决定。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 导,未能很好采纳毛主席的正确方针,有些决定是不大符合当时湘赣的实际 的,比如十七师北上行动,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起了牵制敌人,减轻中央红军 压力的作用,但要历史地看这个问题,因为十七师北上,湘赣丢掉了那么多 地方,给自己造成的损失是惨痛的。

毛主席虽然当时被王明排挤出中央和军队的领导,但对湘赣的反“围剿”战争是非常关心的。在第二次全苏大会期间,根据十七师给中央的电报, 中央军委曾专门讨论湘赣问题。中央军事顾问李德要我汇报湘赣的情况,并 规定只能谈三个小时。我费了很大的劲写了个汇报稿,结果只谈了一个半小 时,就不让讲了,并匆匆作了决定,要湘赣红军坚决执行中央“堡垒对堡垒”、 “短促突击”等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我觉得这样不大对头,便把汇报稿送 到毛主席那里。临回湘赣前,毛主席找我谈话。一进办公室,毛主席就问: 听说你不愿回湘赣?我说:服从中央命令。接着,毛主席问了我们湘赣的工 作情况和军委对湘赣的指示精神。他说:你们部队很纯洁,很有战斗力。并 列举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许多战例。过了一会,毛主席对我说: 打堡垒战?你们有好多人?好多枪?堡垒对堡垒你摆得满吗?你的司令部摆 到那个堡垒上? 。停了一下,毛主席又说:不能那样打嘛!我认为还是那” 十六字诀”好。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打敌人的头、尾或腰。一口吞不下去的东西,就不要一口吞下。同时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 行广泛的游击战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存并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仗,你们会打呀!如果分散起来守敌人,敌人就可能对我们各个击破。 最后毛主席指示我们:十八师应积极行动,要千方百计保存永新,使十七师 回来后有个落脚的地方,好休息好补充,以后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把我 叫去汇报了情况,刘总说:“毛主席说的话很好,你回去不要做“牛罗!”

(注:意思是不要和敌人硬顶)。 回到湘赣后,在省委会上我做了传达和汇报。当时因为水平低,有些东西正确与否,无法分清。我把中央军委的精神和毛主席的讲话精神都作了传 达。这就引起了省委内部很大的争论。陈洪时主张十七、十八师分散行动, 坚决执行军委的指示;任弼时同志在一、二、三次反“围剿”中和毛主席在 一起工作过,对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认识比较深他同意按毛主席的精神办,在 省委会上,对陈洪时进行了批评。因为大多数同志支持任弼时同志的意见, 省委作出了决议,打运动战不打堡垒战。这时本来是滕代远任军区司令员, 因为未到职,省委要我代军区司令员召集十七、十八师干部会议,传达了省 委会议精神。

在省委制订的新的作战方针下的第一个战役是沙市战斗。这一仗打得非 常漂亮。整整吃掉了敌人一个旅,活捉了旅长侯鹏飞和团长徐本桢,缴获不 少战利品,沙市战斗就是运用毛主席游击战争的思想,打的一场伏击战。沙 市战斗的胜利,给深入根据地的敌人以沉重打击。挫败了敌人企图消灭红六 军团于禾水和袁水之间的狂妄计划,暂时地缓和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紧张局 势,配合中央红军,起了牵制敌人的作用。因为沙市战斗的伟大胜利,给根 据地人民以很大鼓舞,在军用物资和兵员上十七、十八师得到很大补充,战 斗力得到很大恢复。

沙市战斗后,迫使敌人不得不把进攻中央苏区装备精良的五十三师调在湘赣作战,所以形势仍很紧张,在我们当时的主观愿望上想再打几个胜仗, 在敌人的推进中离开工事,多消灭一些敌人的主力,但又不愿丢失水新这块 根据地,所以提出了誓死保卫永新平坝子的口号。这样搞来搞去,从运动战 转变到打阵地战。以后的松山,金华山战斗,就是单纯防御军事路线的结果。 短促突击的仗是不好打的。如果依靠这种打法即使取得了胜利也只是局部战 术上的胜利。这样打的结果是我们不动,敌人也不动。我们不离开阵地,敌 人不离开工事,实际上还是碉堡对碉堡。所以松山及金华山两仗尽管给敌人 以很大杀伤,但自己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之大的,而且最后阵地没有守住, 根据地照样丢失了,省委机关和红军部队不得不转移到牛田一带。

一九三四年七月,根据中央的电令,红六军团决定突围离开湘赣苏区, 这次行动是我亲自安排和部署的。完全是搬家式的,开头油印机、造币石等 什么都带上,可是搬了二天就搬不动了。为了轻装,一路行军一路丢,为了 保守秘密,这次行动的目的起初没有告诉部队的指战员。但是在部队行动前, 省委对地方工作作了研究和部署,按中央指示留下陈洪时任湘赣省委书记。 省委讨论时,任弼时、张子意、吴德峰、谭余保、肖克和我,包括刘士杰都 不同意。因为这时陈洪时的个人主义发展很严重,对革命流露出悲观失望的 情绪,而且在工作上一点干劲都没有。当时我提议要把张子意留下任省委书 记,张子意同志又要求把我留下任军区司令员,讨论中提出的不同意见当时 向中央报告了。但后来中央还是决定把陈洪时留下来了。

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是中央及中央军委领导下的一次有深远革命和历史 意义的传大战略行动,它打破了敌人对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牵制了 比我们多十几二十倍的敌人,从全局上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 的部署,为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起了先遣队的作用。 部队突围时,敌人前堵后追,情势非常险恶。好在突围后我们用的是毛 主席的十六字诀,声东击西,避实打虚,很快掌握了主动权。八月上旬到桂 东寨前圩后召开了誓师大会,正式宣布了六军团番号和建制。在敌人如此残 酷的进攻下,突围为什么能成功,除了党的统一领导外,就是不管在任何艰 难困苦的环境下要保持旺盛的士气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罗炳辉有一句名言叫做: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 北方。我就不相信那么大一个中国你蒋介石一个人能吞下?我们离开了一个湘赣,为什么不能在全国建设二个、三个甚至更多的湘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