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回望硝烟/陕甘漫忆----杨秀山

陕甘漫忆----杨秀山

由于张国焘破坏了中央军委制定的静(宁)会(宁)战役计划,致使二方面军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撤出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地区。国民党军王均、毛炳文等部跟踪而来。我军且战且走,五天之内就到达天水、甘谷和武山之间。

这天,又是个天高云淡天气。部队来到一条河边。后面的追兵疯狂扑来,企图把我军聚歼在这个河谷地带。雪山草地、万水千山都没有挡住红军的脚步,这样一条河川,又怎能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呢!

在掩护部队坚决抗击敌人追兵的同时,主力不畏艰险涉水而过。

这天傍晚,我在方面军卫生部长贺彪等同志的照料下(我在成县战斗中负了重伤),渡河到了北岸。这时,贺总指挥和关向应政委正在河滩上,亲自指挥后续部队过河。他们看见我来了,就往担架跟前走来。看过我的伤势后,贺总指挥问:“杨秀山,你知道这是条什么河吗?”我说不知道。贺总笑着说:“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那条河,叫渭水。”接着他又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又走过一条有名的河,也是最后的一道天堑,离党中央越来越近了!”贺总说着,捋了捋胡子。周围的同志静静地听着他的讲话,和他一起共享胜利的欢乐。

突破渭水封锁线,与中央红军会师和投向陕甘边根据地的急切心情,催着每一个人加快前进的脚步。

越向北走,天气越冷了,我们穿的还是单衣、草鞋。眼前是光秃秃的山,已开始枯黄的低低的草。黄土沟谷成了天然的大道,人马走过,一股股黄尘冲天而起。这里干旱缺水,水象油一样贵重。当地农民都把一盆水用好几遍。生长在南方的人,对此一时还不能适应,但是为了抗日救国,为了革命,我们很快学会了在北方生活的本领。

1936年10月22日,我们在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渴望已久的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了。接着继续向陕甘边挺进。这时我的伤口已经好一些了,就下了担架,骑上牲口,一边走,一边欣赏蜿蜒起伏的山岭和小毛驴、羊群、窑洞,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到新奇。然而更新奇的是一接近陕甘边区,到处都看到中央红军写下的标语。这些标语和在南方苏区常见的不一样,和在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经过、驻过的地方看到的也不一样,内容都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团结抗日”,“打回东北去”等等。这些都给我们以振奋和新的力量。

28日拂晓,东北军的一个副官,带着一封信,来到二方面军总部,信上说他们赞同我党团结抗日的政策,并表示不愿再与我军作战。这时,我才体会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已经收到了实效,怪不得自过了渭水以后,东北军常常避开我们。这个东北军的副官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胡宗南部在我军前进的道路上,布置了一个口袋阵,企图在阳明堡及其东北地区将我军围歼。总指挥部立即命令后续部队改道由六盘山北麓绕过,并派人通知卢冬生师长和前卫团。前卫团在前进途中果然遭到敌人的进攻。他们根据方面军首长的指示,就地坚持,掩护大队和总指挥部绕过六盘山后,胜利地突出了重围。

1 1月初,红二方面军通过海原和郑旗堡一带,又遭到敌人的追击和侧击。经我军坚决反击,粉碎了敌人的企图。一部分东北军则不向我们开枪,这就使我们比较顺利地进入陕甘边区。

这时天气已经相当寒冷,亲如兄弟的中央红军老大哥,及时把棉衣棉被送到我们手里,使我们在11月的北方如临春日。我们都深深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后来,我们一部分人到了豫旺堡。驻在那里的中央红军的同志,亲亲热热,殷勤招待,使人永志不忘。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力量更加集中,行动更加统一了。山城堡一仗歼灭了敌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及二三四旅两个团。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后一仗。

山城堡战斗后,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抽调了一批师团干部到随营学校高干班学习,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不久,这个高于班拨归中央军委举办的红军大学。

红大当时驻保安。西安事变后,毛主席在保安曾向我们作过解决西安事变的报告,给我们教育很深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延安为我军和平接管。中央决定由保安迁往延安。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红大,是这次行动的第一梯队。

在唐、宋时代,延安就是个边塞要地,这里有不少古迹,也有很多历史传说。明朝后这个城市就不那么出名了,在近代更是默默无闻。随着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座古城赫然成了历史名城。

我们初进延安,只见战争遗迹历历在目。市面上也很萧条,黄土崖下的窑洞和街上的土房,总共不过数里方圆,只有一条主要街道。但在新的、斗争浪潮下,这里荡漾着一股强大的政治活力。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巨变,人们欢欣异常,抗日的呼声响遍各种集会和街头巷尾,昂扬的救亡歌曲直上云霄,使这座山城变得生气勃勃,热情奔放。

城里有一个师范学校,但因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这座学校已濒临关闭。红大进城后,校部和一、二队的教职员、学员们就住在这座学校里,其他人员住在附近的窑洞和平房里。毛主席为红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它陶冶着红军干部,又通过这些干部传播和贯彻到全军。

在红大进延安不几天的一个上午,校部宣布毛主席和党中央当天要进延安的消息,这个消息轰动了红大,也轰动了整个延安城。

这天,清凉山上的宝塔显得特别雄伟,欢迎的队伍迎着明亮的阳光,笑容满面地来到北门外,等待毛主席的来临。山谷里吹来的风虽然很冷,但人们热情嘹亮的歌声、啦啦队的喊声,此起彼伏地在山谷间回荡。

毛主席骑着马来了。当毛主席来到欢迎的人群时,欢迎的代表迎了上去。毛主席跨下枣红马,和代表们一一握手问好,并缓缓地向大家走来。这时站在路边的部队、机关工作人员、延安各界人士和扶老携幼的市民、附近的庄稼人,一齐鼓掌欢迎。毛主席走到哪里,哪里便掀起一片欢腾的声浪。掌声、欢呼声,锣鼓声,越过延河,向远处飞扬。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毛主席,但对革命领袖的敬仰,使我仍象头一次那样激动。

自从党中央到了延安,延安便成为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城堡,成为中国革命的灯塔。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全面内战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领导全国人民血战八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光复了祖国的河山。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干部,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石。作为毛主席的小学生——我们这些红大学员,在这里精心研读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等纲领性的文件。不久,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我们便领受党的使命,带着毛主席的教导,奔向抗日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