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开国将帅纪念馆/陈毅

陈毅

陈毅

陈毅元帅

陈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字仲弘,1901年8月26日生于四川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一户小地主之家。陈毅的父亲是个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擅书法。陈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兴趣广泛。五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七岁时随父出蜀到湖北外祖父任职的地方寄读。九岁时返回乐至县读小学,十五岁毕业于德胜乡高小,不久考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当陈毅赴成都求学后,家道败落。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巴黎的工人运动。1921年10月,因组织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触犯了法国当局,被押送回国。回国后第二年加入了刚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秋,陈毅来到北京,入中法大学学习,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受党组织之命,先到四川万县做川军的工作,后又到合川地区参与刘伯承等人领导的武装暴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先后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后历任新成立的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留下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后转战赣粤边区,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曾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

1940年11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

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部队连续取得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当蒋介石集中主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时,又指挥部队在孟良崮战役歼灭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74师。

1947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同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实行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与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及陈(赓)谢(富治)兵团密切协同,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8年5月除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从同年11月开始,作为总前委的常委之一,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东南广大地区。

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

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

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陈毅

1919年10月,陈毅赴法勤工俭学前在上海的留影

陈毅

1920年陈毅在巴黎

陈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陈毅

陈毅

抗日战争时期的陈毅

陈毅

1940年春,陈毅和张茜在溧阳县水西村结婚时的留影

陈毅

新四军时期的陈毅

陈毅

解放战争时期的陈毅

陈毅

1955年,陈毅在旅大观看军事演习

陈毅

1961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陈毅

1972年1月6日,毛泽东参加陈毅的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