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四方面军/川陕/长征中不应被遗忘的千佛山战役

长征中不应被遗忘的千佛山战役

千佛山,海拔大约2900多米,位于川西北的北川、茂县、安县三县交界之地,是我此次重走西北角途经的一处不张扬的所在。

在名山倍出的蜀地,它可算是默默无闻,既没有峨嵋秀美,也没有青城幽绝,更没有四姑娘巍峨,它只是默默地横亘于岷山南麓,千百年来守卫着蜀中通往川西北的北川峡谷通道。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长征故事里,似乎也很少有它的影子。那最熟悉的湘江血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数来数去,好像千佛山还是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

但是,在1935年5月1日到7月14日,这里却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徐向前元帅率领红四方面军在这里粉碎了国民党川军的围堵,歼敌1万余人,牵制敌军 14万多人,确保了“北川峡谷”畅通,掩护了红四方面军主力顺利西进,策应了中央红军渡江北上,为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懋功创造了条件,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场“千佛山战役”历时73天,“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意义之重大,在红军长征战史中也属罕见”。它是红四方面军继嘉陵江战役、攻克剑门关和中坝战役后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战役。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次战役的史料记述不多,可算是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此次途径千佛山,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我看到了一些史料,见到40多块难得一见的红军长征珍贵的石刻标语,寻访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当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还有绵延数十公里的千佛山战役遗迹,初步了解了那段多可歌可泣的历史。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自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进抵川北剑阁、梓潼之后,陆续向江油、中坝地区转进。这时,红一方面军在党中央领导下,以惊人的毅力和神速的行动,长征进到了云南省北部的金沙江南岸,准备渡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

蒋介石为阻止红军在嘉陵江与涪江之间建立根据地和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合,重新调兵遣将,积极组织以江油、中坝为中心的新的围攻,企图对红四方面军实施东西堵截,南北夹击,各个击破。

1935 年4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开始出动:以刘湘主力王缵绪部13个旅为右路纵队,由罗江地区出绵阳、魏城,沿涪江左岸向漳明、两河口进击;以邓锡侯第28军和孙震第29军各一部为左路纵队,由三台、绵阳出动,沿涪江右岸经香水场、双合场,向中坝、江油进攻;以胡宗南部由碧口、文县南下青川、平武,配合左、右两路纵队的夹击;以刘湘主力控制嘉陵江以东广大地区,步步向西逼进;以邓锡侯一部由广元以北地区南下,向剑阁推进;以邓锡侯另一部封锁上门及北川河谷,堵截红军西进;以唐式遵一部守备昭化至阆中一线,阻止红军东返;以李家钰部防守阆中及其以西左壁垭、店子垭一线,防堵红军南下。

涪江流域的江油、中坝地区,枕山面水,紧邻川西平原,物产丰富,利于红军休养生息。但是,红军重任在肩,要打破蒋介石的围攻,要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就不能在这里久留。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江油附近的任家坝召开高级干部会议,研究行动方针。会议决定:西进岷江地区,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要西进,必需首先突破邓锡侯在土门、北川河谷设置的防线,迅速占领岷江流域的松潘、茂县、理县、汶川等地。

北川河谷,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西进的唯一通道,南面就耸立着海拔2900多米的千佛山,山峰陡峭,东西绵延百余里,是南扼川西平原、北控北川河谷的天然屏障。土门,地处北川河谷中段,也是东达北川、西进茂县的要隘。

邓锡侯为阻止红军西进,已凭险筑碉,封锁土门,全力守备北川河谷。为打破敌军固守北川河谷的计划,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发起千佛山战役。

战役分三步实施:第一步,由北川向南打,夺取千佛山、观音梁子等制高点,控制北川河谷,造成红军攻打成都和川西平原的态势,以吸引和调动川敌主力;第二步,突破土门要隘,主力乘胜西进岷江地区;第三步,坚守防御岷江左岸地区,牵制川敌西犯,掩护红四方面军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共同北上。

4月底,红军开始出击。红30军第88师于漩坪突破,歼敌一部。5月1日,红30军第89师击溃敌陶凯部,占领墩上(千佛山战役纪念碑所在地)。5月2日,红9军、红30军主力,从蔡家咀、乱石窖抢渡前江,击溃敌第28军杨宗礼第15旅,攻占大垭口。

5月10日,红30军第88师和红9军第25师各一部,从千佛山两侧夹击敌军。千佛山主峰海拔2900多米,是北川河谷最南侧的制高点,山势险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红军攻占千佛山主峰佛祖庙后,追歼逃敌至西大垭口。

5月14日拂晓,红9军、红30军和红31军一部,分左、中、右三路向北川峡谷的咽喉--土门发起总攻,经激烈战斗,上门防线被突破。5月15日,红军占领茂县。5月18日,红军又在大垭口重创敌王缵绪部第3旅,击毙其第9团团长王三友,敌攻击受挫。

这时,徐向前总指挥率红四方面军主力,通过北川河谷,西进岷江流域。王树声将军指挥红4军、红31军各一部和红33军,继续坚守千佛山、土门一线,完成掩护主力、牵制和阻击岷江左岸之敌的任务,于7月中旬才由东往西逐次撤离战地。

千佛山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军的围追堵截,使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四方面军于涪江流域的妄想宣告破产,为红四方面军顺利通过北川峡谷,向岷江上游地区挺进开辟了道路。

千佛山战役期间,红四方面军牵制川军89个团、14万多兵力,有效策应了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大渡河、抢夺泸定桥的战斗。红四方面军进驻北川,也揭开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序幕,也为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制定新的战略方针,赢得了时间和战略机动。

在这73天里,北川人民为红军修桥补路、打粮运粮。1500多人参加红军,3200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上万名妇女、儿童为红军缝衣制鞋、站岗放哨,仅有4万多人的山区小县为8万红军和2万红军家属提供了给养保障。

红军撤离时,青壮年为红军运送物资西进未归者达300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有名有姓的被追认为烈士者达1097人。在1936年,北川的人口从4万多人锐减至2.5万人。

这是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牺牲,对此,我们不应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