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兵器谱/轰炸机/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是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轰炸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该机原本是为美国空军和海军研制的,由于各自的任务要求不同,难以兼顾。当时,美国军方提出研制一种能满足空军的战术对地攻击、又能满足海军舰队防空和护航要求的通用战斗机。为满足空军和海军的不同作战要求,决定研制A、B两种型别因此出现了以对地攻击为主的空军型F一111A和以对空截击(即舰队防空和护航)为主的海军型F一111B。前者的主承包商是通用动力公司,于1962年开始设计,1964年12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1967年10月首批生产型正式交付使用;后者主要由格鲁门公司研制,1965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但因结构超重,性能达不到要求,加之导弹火控系统的研制也遇到困难,最后于1968年停止发展,海军取消订货。从此,F—111成了纯粹的空军型飞机。。先后有A、B、C、D、E、F、K和FB-111A等主要战斗型别,总共生产了562架。实际上在562架中应包括10个型别。

F—111A采用了双座、双发、上单翼和倒T形尾翼的总体布局形式,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变后掠机翼,这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首次应用于实用型飞机。变后掠翼的优点是可以改善超音速飞机的起落性能,兼顾高、低速之间的气动要求,扩大飞机的使用范围。F一111A的机翼后掠角变化范围为16-72.5’。起飞时为16’,着陆及亚音速巡航时为26’,高、低空超音速飞行时可选用72‘5’以下的适当角度。两个活动的外翼间靠一根长4.2米长的盒形梁相连接,飞行员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它们的后掠角度变化。机身为半硬壳式金属结构,基本结构材料为铝合金,蒙皮为蜂窝夹层壁板。在载荷集中和高温部位采用了合金钢和数合金。两台TF30—P—3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列装于后机身内,每台发动机可提供推力55.41千牛、加力推力叠3.16千牛。全机可载燃油14515千克,还可以进行空中加油,受油口在座舱后的机身顶部。进气道位于机身中部的两侧。其中的1/4圆形调节锥由计算机控制。

F—111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整体弹射座舱;而一般战斗机都是采用弹射座椅。该舱包括飞行员、全部仪表和降落伞,完全密封/可在水上漂浮。按照设计要求,可在零高度、零速度弹射救生。在机载武器方面;F—111也是比较突出的,有一门M61型6管机炮,备弹2000发;机身弹舱长5米,可带1360千克重的炸弹;翼下共有8个外接架(有的型别为6个)。在后掠角26度时最多可带50颗340千克的炸弹或26颗454千克的炸弹,除此以外还可带导弹或核弹,最大载弹量8吨多。

还有一点,就是F—111在生产潮使用中不断改进。由于F—111是最早采用变后掠翼技术的实用飞机,难免有不成熟之处,先后出现过结构超重使飞机性能达不到预定指标,在飞行中因机翼转轴接头下板断裂造成毁机事故;多次发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媳火,以及进气道节流引起发动机喘振等。 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型号发展中都逐步得到了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在电于设备方面该机型不借工本不断更新。从第一架F—111A问世到1982年先后进行重大改进14项,耗资2。4亿美元;1985年美国空军又决定按拨款11亿美元,用于对380架F-111(包括改进项目包括攻击雷达、地形跟踪系统、惯导系统、控制及显示装置等。

现在,F—111共有9个型别。主要优点是航程远、载弹量大、能全天候作战。其中大多数为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斗轰炸机或改进型飞机,主要用于在夜间和不利气象条件下执行常规和核攻击任务,但也有两种完全改成了别的用选购飞机,如EF一111电子对抗飞机和FB—I11战略轰炸机。它们经常出现在一些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中,是美国远程作战的主力机种之一。至于F—111的具体性键能和技术数据各型飞机略有差别,以F一111E为例,翼展9.74-19.2米,机长22.40米,机高5.22米,最大平飞速度M2.2(1100O米高),实用升限1550O米,作战半径1100—2100公里(商—低—高),最大转场航程10000公里,起落滑跑距离都是900米。

EF-111专用电子战飞机

EF—lllA是美国格鲁门公司在通用动力公司F—lllA的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专用电子对抗飞机,主要执行远距干扰和突防护航任务。该机翼展19.20米(完全伸出)、9.74米(完全后掠),机长23.16米,机高6。10米,机翼面积48。77平方米(最大,后掠角16度)。1981年开始装备美国空军。机组人员2人。作战半径350一1500公里。实用升限13700米。最大飞行速度2215公里/小时。巡航飞行速度800公里/小时。该机装备的主要电子对抗设备有:机群编队集体防护用的干扰系统AN/ALQ一99E,此干扰系统共有11部干扰机,其中9部安装在弹舱内,2部安装在其它舱内:本机自卫用的干扰系统AN/ALQ—131(137);偶极子反射器和红外诱饵投放装置AN/ALE一39(40);告警接收系统AN/ALR一62和红外侦察系统AN/ALR-23。EF—lllA电子对抗飞机上的电子对抗设备,连同其整流罩重约3吨。EF—lllA电子对抗飞机用于对敌方各型防空电子设备进行干扰。该机执行电子干扰任务,既可在敌方火力圈外巡逻实施,也可编入战术飞机突击编队中执行。EF—lllA电子对抗飞机在巡逻空域执行任务时,一般要出动2一3架,另有2—3组战斗机双机对其掩护。每架EF—lllA电子对抗飞机负责干扰6—8个电子目标。

在海湾战争期间,就在美国空军战斗机开始使用精确武器击毁一辆辆伊拉克装甲车的时候,美国中央空军司令部总司令H?诺曼?施瓦茨科夫上将,就部队中流传的口头掸“过把打坦克瘾”,对负责作战指挥的查尔斯?舀纳中将抱怨说:“告诉他们,别再把打坦克的任务叫做‘过把打坦克瘾’了”!因为他认为这个用语不正规,不中听。原来这个用语是这样产生的:在完成作战任务以后进行飞行讲评时,空勤人员要一盘接一盘地看记录攻击过程的驾驶舱录像带,当他们看到伊拉克的坦克和工事被飞机炸得碎片攒飞的情景,就想起了平时用气枪把铁皮田头打得叮当作肉的快乐,于是旗把打坦克任务戏称为“过把打坦克瘾”。很快它就成了部队的口头禅而流行开来。

以前已有不少空勤人员从执行作战任务的角度介绍了一些飞机打坦克的战例,但像 F—111这种执行遮断作战任务的远程突击战斗机,怎么也能在夜间从中空高度轰炸坦克,局外人却了解甚少。这些飞机用激光制导炸弹轰炸了一辆接一辆地停放在伊拉克工事中的坦克。1990年12月,霍纳将军和他的作战代理指挥官约翰?科穗少将,以及格洛森将军作出结论,装备新式红外瞄准吊舱的战斗机能够在夜间从中空高度发现并摧毁敌坦克或装甲车。但这个意见完全与现有战术手册所规定的原则背道而驰,因为现行战术手册提倡,采用传统战术从低空攻击敌方纵深战区的单个固定目标。这个原则主要是根据由雷达制导的地对空导弹的有效攻击范围提出来的。现在将军们认为,采用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在夜间从中空有效打击敌地面目标.但这个意见是在“夜骆驼行动”之后才提出来的。

1990年12月,即海湾战争大规模空袭开始的曲一个月,美国空军装备有红外导航和瞄准吊舱系统的战斗机联队,开始了夜间模拟攻击洲练,“敌方”是美国第七装甲部队.其目的在于确定装备有红外设备的飞机能否在夜间切断敌后勤补给线,能否用集柬炸弹攻击敌装甲部队。训练代号就是‘夜骆驼行动”。汉想到这一行动,却取得了意外的收获.从执行训练任务飞机的驾驶能录像带可以看出,从傍晚到午夜,装甲车的田傀都能清晰地出现在红外荧光屏上.这一重要发现,直接提供了一个打坦克的新招:装备红外设备的飞机有可能在夜间从中空高度攻击地面目标。对参加训练的F一15E、F一16C和F一111的空勤人员来说,夜间中空空袭地面目标是一项新任务,因为在乎时的例行训练中,他们没有飞过夜间中空嫂索地面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的任务.平时的训练,大部分都是在夜间针对地面高价值目标进行低空攻击,为此飞机装备有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瞄准系统、“宝石平头钉”红外瞄准吊舷系统。参加训练的A—6、F一111和 F一16的空勤人员认为,在中空进行巡逻和攻击地面目标是“很勉强的’,甚至是在‘自取灭亡”。他们宁可在‘夜骆驼行动”中搞低空突击练,而不愿花时间飞中空。因为由雷达控制的地对空导弹能给从中空入侵的飞机以致命打击,所以长时间以来,空袭都是从雷达无能为力的低空人侵寻找出路。由此看来,突击进行的夜间中空攻击地面目标的训练,多少都有些临阵磨枪的意味.出人意料的是“夜骆驼行动”有了新的收获,这使指挥官们树立了从中空夜袭敌陆军部队的信心。

为了能使夜间空袭取得令人满意的杀伤率,指挥官们策划了全新的战术。 担任第14空军师司令的格格森将军,向第48战术战斗机联队F一1HF联队伍西姆?伦侬上校,布置了采用新战术的作战计划。该联队驻扎在秒特闻拉伯塔伊夫市。伦侬上校一开始就委婉地反对这一计划,尽管如此,他还是竭尽全力执行上司的命令,并安排自己为领队长机.伦侬上校和史蒂文.威廉斯少校驾驶代号为‘突击者07”的长机,与汤米·克劳福德中校和斯科特.吉莱特皮上尉驾驶的“突击者08”僚机,组成了第一个采用新战术打坦克的战斗小组。两架F—111F进入了由两个“杀伤箱”组成的面积为96×48平方公里的伊军阵地上空。所谓‘杀伤箱”,是指在方格坐标纸上将伊军阵地进行划分所形成的区域,其目的是为便于调动部队和防止作战中各部队之间发生分工混乱。每架飞机携带4颗GBU-12激光制导炸弹,每颗重227千克。轰炸目标是‘杀伤箱”内的敌坦克、装甲运兵车、汽车、火炮、指挥和控制掩蔽所,以及补给品集散点等。由于两架飞机在第一夜初次出动就取得了成功,所以第二夜就安排了44架次的作战计划。轰炸是以两机和4机编队进入目标上空的,虽然这次任务完全超出了 F—111空勤人员平时训练的内容,但获得了极大成功。据统计,在23天时间里, F一111F总共完成了664架次轰炸任务.精确攻击能使飞机在执行轰炸任务时使用较小的弹头。据文职和军职的武器专家说,227千克的精确制导炸弹通常攻击坦克不够准确,但GBU-12激光制导炸弹命中率却相当高。‘宝石平头钉”瞄准吊舱是按攻击短斜距的大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的,所以在采用中空夜袭战术时,武器系统操作员不得不掌握识别远在几公里之外的坦克、汽车、火炮和其它战场目标的本领。所拍作战录像带表明,第一批任务完成得比预料的好得多,而且飞机的生存力也明显增强,所出动的F一111F,全都安全返回了基地,无一受损。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战绩,是因为飞机具有能给目标以致命打击的穗确制导武器、红外瞄准吊舱、大载弹量和长时间留空的巡航能力。

如果说在空勤人员中流行的口头掸,“过把打坦克瘾”并未绘施瓦茨科夫、 霍纳和格洛森将军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打坦克的出色战绩就一定会令他们印象深刻了。虽然“过把打坦克瘾’听起来别扭,将军们也只好听之任之。

2比16

出于作战保密的需要,这些飞机打坦克的录像,从未在美国海湾战争总司令部下发的晚间新闻简报中播出过,所以一直到战事进行到地面作战阶段,公众都无从了解歼敌的程度。在地面作战开始之前的29天中,F一112F、 F一15E和 A一6执行了数百次打坦克任务。其中,由两架F—15E共携带8颗激光制导炸弹,一次出动就炸毁16辆装甲车的事就有好几次。真可谓身手不见。这种新战术除了空勤人员感到陌生外,对于负责统计、估算的情报人员和参谋们来说,就显得更陌生了。现有的炸弹毁伤评估系统对这种新战术不合适,因为它与飞机录像带的记录不一致。幸好美国中央空军司令部确认以装备有精确制导武器的部队记录为准。根据这些部队的记录进行评估的结果说明,伊军的消耗增长串高得惊人。直到1991年1月为止,伊拉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研究人员都认为,部队钻地洞并分散部署,或者只在夜间集结,基本上可免遭空袭之苦。早在40年以前,这就成为地面部队的一种防御手段了,然而,它适用的时代已经结束。在今天,如果部队钻进地洞,他们也有可能被消灭。展望未来,装备一支具有空中优势的空军,并依靠其精确武器和持久攻击能力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就有可能极大地节省军费开支,这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在军事上也有重要影响。投向伊军的GBU士12激光制导炸弹,每颗价格大约是l万美元,而伊拉克的T一72式坦克,其市场价每辆高达150万美元。

由此不难看出,要想与具有这种优势的部队相对抗,就得为巨大的战争消耗而支付商昂的费用,国力不支,自然会很快败阵垮台的。

F-111A是美国空军使用的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机型,它是F-105D的后继机。1968年3月在越南的实战使用试验中曾受到过重大挫折,总共生产了141架。F-111B是海军使用的舰队防空和护舰战斗机。但由于结构严重超重和预定装备的“不死鸟”/AWG-9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进展也不顺利,因此在5架原型机后生产了两架预生产型飞机就中止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