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各国军队/奥地利

奥地利

【国  名】 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 Die Republik Österreich)。

【面  积】 83871平方公里。(资料来源:2005年奥地利统计年鉴)

【人  口】 811.8万(2003年)。其中外国人71.1万人,占8.8%。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  都】 维也纳(Wien),人口159万人(2003年)。

【国家元首】 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2004年4月25日当选,7月8日就任。

【简  况】 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

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贝格王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领土空前扩大。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签约,成立奥匈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希特勒德国吞并。二战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撤出,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为奥国庆日。

【政  党】 (1)奥地利人民党(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执政党。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基督教社会党,1945年改用现名。主席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 Schüssel)。

(2)奥地利未来联盟(BZÖ)。执政党。2005年4月4日因自由党内部发生分裂而成立。党主席耶尔格·海德尔(Jörg Haider)。

(3)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党。1889年成立。1919-1920年执政,1934年被取缔。1945年改名为社会党,1991年6月改现名。主席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Alfred Gusenbauer)。

(4)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党。1955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主席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Heinz-Christian Strach)。

(4)绿党(Die Grünen):在野党。主要组织是“绿色选择”和“联合绿党”。联邦发言人(主席)亚力山大·梵·德·贝伦(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5)自由论坛(Liberales Forum):议会外反对党。1993年2月由5名原自由党议员成立,11月成立全国性组织。联邦发言人(主席)亚历山大·扎赫(Alexander Zach)。

(6)奥地利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议会外反对党。1918年成立。实行集体领导。联邦理事会总书记瓦尔特·拜尔(Walter Baier)。

【军  事】 奥地利防务由联邦政府负责。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则通过国防部长对部队实施作战指挥。1993年起实行新的义务兵役制,新兵服完6个月的基本役后,进行1个月的综合演习,并在此后10年内完成为期1个月的复训。对于不能服兵役的青年实行民役制。奥平时兵力3.5万人,编为3个军、维也纳军区和1个航空师。第一、第二军下辖3个州军区;第三军除下辖2个州军区外,另下辖第三、四、九装甲兵旅;维也纳军区下辖第二轻步兵团;航空师约6000人,下辖3个航空团。奥有动员部队(即民兵预备役)7.5万人,编为8个步兵旅和26个本土防御团。2003年国防预算17.2亿欧元,占总预算支出的2.8%。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