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开国将帅纪念馆/朱德

朱德

朱德

朱德元帅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字玉阶,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

朱德家里世代为农,终年劳碌仅能糊口。他母亲在生他前还在干活。朱德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后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六岁时朱德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当时社会的黑暗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毅然弃教,准备从军。

1909年1月,朱德历尽千辛万苦走到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蔡锷的部队任少尉司务长。蔡锷率军起义时,指定朱德为队官(连长)。

1913年夏,朱德升任蔡锷部队的营长,率部驻守于云南的蒙自、个旧一带。在这里,朱德自发地采用运动战方式一举歼灭了当地的土匪,因功升任团长。讨袁护国战争中,在蔡锷回云南之前,朱德即受命组织部队,征用车皮,等待蔡锷到来率军出征。在蔡锷率军出征四川与北洋军阀的战斗中,朱德及其团队作战最勇敢,朱德的衣服帽于多处被子弹打穿。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德于1917年7月升任旅长,军衔为少将。成为川蜀的知名人物。在四川军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任云南警察厅长职务,利用业余时间请教员教授英语,为出国学习作准备。

1922年10月,朱德来到柏林见到了周恩来,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朱德在德国入格廷根大学进修社会学和哲学,在德国期间因参加工人运动两次被捕。

1925年他第二次被捕时被吊销了护照并遭驱逐。离开德国后,朱德来到苏联,先入东方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后到军事培训班学习现代军事。在那里他结合中国的实际,产生了“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拉上队伍入山打游击”的思想。

1926年夏天,朱德回国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初,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担任教育团团长,同时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决定直接抓枪杆子,建立自己的武装。党中央决定组织起义,南昌是条件最好的地方,朱德奉命与刘伯承、贺龙等在南昌起义。他利用公开的身份,把敌人的两个主力团的团长拖住,为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作为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朱德享有“红军之父”的美誉。

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后率部与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在井冈山时期朱德与毛泽东齐名,所部被称为“朱毛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1955年授衔时位列十大元帅第一名。

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朱德

1916年朱德

朱德

1937年朱德

朱德

1946年朱德

朱德

朱德和康克清

朱德

55年接受勋章

朱德

毛泽东主席授予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命令

朱德

55年天安门城楼

朱德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德在开国大典仪式上